2024年“六零綠色建材日”答記者問實錄 |
|||
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 發布時間:2025年05月27日|||
摘要:
2024年“六零綠色建材日”答記者問實錄。 |
|||
2024年“六零綠色建材日”答記者問實錄 (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經濟日報:建材行業在工業領域首先提出“六零”工廠概念,在實現碳達峰到跨入碳中和階段,“六零”工廠目標將起到什么作用?有怎樣的里程碑意義? ◎劉建華(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專職副會長):今天是建材行業的“六零綠色建材日”,是我們建材行業的節日,借此機會,祝大家節日快樂!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雙碳”目標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 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產和消費國,建材行業作為典型的資源能源承載型行業,能源消耗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都位居各工業部門前列,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非常之大。 在這個背景下,閻曉峰會長代表建材聯合會提出了創建建材行業“六零”工廠的具象化目標。我認為這對整個建材行業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六零”工廠概念的提出,是建材行業貫徹新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我國“雙碳”戰略的重要體現和具體實踐,充分展現了建材行業“大國基石”的責任擔當。 第二,“六零”工廠從綠色節能、能源安全、資源綜合利用、低碳、清潔、智能六個維度,創新性提出了建材行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長遠發展導向,描繪出建材行業未來工廠建設的藍圖,將對我國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起到重要的目標導向作用,也是建材行業踐行“宜業尚品、造福人類”行業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 第三,建材行業是經濟社會大循環的關鍵產業和協同產業,從工業廢渣、城市垃圾及危險廢棄物協同處置,到為光伏、風電提供材料保障的重要基礎產業,實現“六零”工廠目標正是充分發揮建材行業資源綜合利用、協同處置、利用光伏風電等優勢,具有很好的可實施、可落地的措施,為我國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明確了發展目標和有效路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科技日報:科技創新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在推進建材行業“六零”工廠建設和實現“2060碳中和”目標過程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將如何整合行業科技創新的資源發揮其重要作用? ◎彭壽(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輪值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建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質生產力,而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核心。聯合會專家委員會是行業打造的國家級高端智庫,是行業實施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專家委不斷匯聚企業、高校、院所、協會等建材領域各方面智慧,對行業重大戰略判斷、重大項目立項、重大政策制定等提供了重要咨詢評判。 特別是,為了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專家委圍繞“六零”工廠建設和實現“2060碳中和”目標,大力推動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科學把關。從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出發,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重大低碳技術、裝備、系統等方面“揭榜掛帥”提供科學引導。專家委只有更高地看到世界前沿,更多地理解國家戰略,更好地了解行業需求,才能保證“揭榜掛帥”實施的前瞻性、科學性、引領性。 二是做好科學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建材聯合會作為行業向國家層面推薦重大項目、獎項、人才等的官方通道,是系統把關,更是科學引導。建材行業國家級獎項獲獎比例在行業協會中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綠色低碳技術領域,充分說明了建材行業和國家“雙碳”重大戰略接軌,和綠色發展重大需求接軌,也為行業下一步重點工作夯實了基礎。 三是做好科學攻堅。“雙碳”戰略目標實現是戰略工程、長遠工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謀劃2030年、20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方案。建材聯合會專家委不僅集聚了行業內各領域專家,同時開創性地吸納了電力、能源、交通、制造等跨領域專家。多學科、多專業、多領域的交叉融合,將為行業未來5~10年綠色高質量發展“揭榜掛帥”等重大科技攻關實施提供保障、搭建橋梁,也將以科技創新為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插上翅膀。 專家委員會作為建材聯合會的科技力量和戰略智庫,下一步更要圍繞新階段、新形勢、新方向,做好把關、做好引導、做好創新,真正為行業新質生產力培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央視網:自去年6月6日首個“六零綠色建材日”以來,國家和行業圍繞綠色低碳出臺了哪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標志性成果? ◎孫星壽(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總經濟師、副秘書長):近年來,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在建材行業得到了全面的鞏固,從內外環境的營造,政策體系的建立健全,行業和企業的主動作為,都取得了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明顯的進展。從政策方面,繼《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雙碳”的頂層設計的文件發布之后,一年來已經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的細化落實的具體舉措。比較重要的,包括去年12月份發布的《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以及今年工信部等七部委印發的《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和國務院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這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涉及建材行業,也使建材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持續健全。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同建材全行業的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不斷推動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有幾個非常有標志性的成果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是深入地開展探索研究,確定建材各行業碳減排技術途徑,不斷地夯實行業實現碳減排的基礎。2023年6月份,五部委再次更新發布了工業重點領域的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包括建材行業在內的重點領域節能目標。受有關部委委托,2022年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全行業的科研院所以及大企業集團共同研究編制了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2023年繼續完成了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玻璃纖維行業的《碳減排技術指南》。目前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玻璃纖維這5個行業碳減排技術指南的完成,也標志著建材行業節能降碳重點領域在技術實踐路徑上實現了基本的覆蓋。在此基礎上,經有關政府部門同意,我們選取了10家企業作為建材行業碳達峰試點企業,承擔相關節能降碳技術研發應用和驗證工作。截至目前,總共有16家企業的19條生產線,按照因企施策、一線一策的原則,以達到或者優于標桿水平的目標開展節能降碳提升改造并進行技術驗證,為全行業全面開展碳減排技術改造提升形成示范作用。 二是行業在節能降碳關鍵技術方面的推廣應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政府、協會、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提升改造正在明顯加快,各行業能效達到或者優于現行標桿水平的產能有了明顯提升。以水泥行業為例,目前達到和優于標桿水平的水泥熟料產能超過15%,比2020年提高超過10個百分點。特別是今年5月份,建材行業碳達峰試點企業之一的重慶華新地維水泥有限公司替代燃料標桿項目通過了驗收。它承擔的水泥窯大比例替代燃料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燃料替代率穩定達到了60%以上,水泥熟料綜合能耗低于50千克標準煤每噸,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這也標志著占據建材行業碳排放總量約1/2的燃料燃燒過程碳排放的問題取得了突破,并有望得到解決。這項技術在5月份已經召開了項目經驗交流會,計劃在全行業進行全面推廣。 三是不斷深入推進建材行業產業綠色化、綠色產品化。建材行業進一步貫徹落實《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組織行業的重點企業、相關機構持續地更新全國綠色建材產品清單和企業名錄,打造產供銷一體的綠色建材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建筑材料碳標簽及環境標簽的認證,以進一步促進綠色建材產業的發展和綠色建材產品的應用,推動環境信息跨行業跨領域的流通,實現建材和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和高質量發展。特別是2022年以來,受工信部等六部門委托,聯合會牽頭組織開展了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通過協助全國12個試點地區開展活動,推動下鄉活動深入下沉,實現了綠色建材產業的快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綠色消費氛圍。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綠色建材產品的營業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認證產品和認證企業數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產業綠色化、綠色產品化,建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新華網:剛才在發布會上我們看到發布了一系列綠色低碳成果,其中包括一項是建材行業“六零”工廠的評價通則。這個通則的發布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另外,圍繞著綠色低碳,聯合會將來還會開展哪些標準化工作? ◎周麗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標準質量總監、副秘書長):我首先介紹一下《建材行業六零工廠評價通則》標準立項的背景。這個標準是政府委托的一個項目,也是我們建材聯合會提出的。在2023年4月的時候,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專門出函委托建材聯合會開展“六零”工廠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的編制。目的是充分利用團體標準的新、快、高的優勢,盡快在全行業去推廣。工作任務的下達也體現了建材聯合會團體標準的權威性,我們在工信部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的入選數量在工業制造業名列前茅,立項率也非常高,希望大家關注我們的團體標準。 今天發布的《建材行業六零工廠評價通則》,規范了六個“零”的術語、定義,并從基本要求、評價范圍、評價指標方面,提出了“六零”系列標準的符合性要求。同時為了擴大標準應用范圍,針對評價對象分為了“企業級”和“生產線級”;為了提高標準的引領示范作用,對評價結果又分為了“創建型”和“凈零型”。 這個標準是針對企業的一個標準,不同于一般的產品標準或是方法標準。它是用標準化的手段規范了“六零”或者六個“零”工廠的創建和評價活動,并以科學合理的目標鼓勵生產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努力追求綠色、低碳、智能的極致目標,深度實現建材行業綠色低碳清潔生產,總體目標就是為了助力建材行業實現“宜業尚品、造福人類”的發展目標。希望建材行業各專業領域的企業積極參與“六零”標準,共同為推動建材行業整體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標準的主要意義。 第二個問題,對于下一步要做哪些工作,在今天的主題報告中已經介紹了圍繞“綠”要做哪些標準。圍繞今天發布的通則標準,我們還要做一系列細則類的標準。比如,零外購電、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資源等都要開展細則類的標準制定。六個“零”的標準已經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并積極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標準的引領性、科學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在圍繞綠色產品方面,今年要完成衛生陶瓷、石材等綠色產品的國家標準,還要開展水泥、建筑玻璃等綠色產品國家標準。做這些標準是要完善綠色產品評價指標體系,要在原來四個屬性的基礎上再增加低碳屬性,希望大家對我們的低碳指標提出更廣泛的意見和建議。 圍繞“雙碳”類標準,我們不單單做了體系,今年還要重點推進低碳水泥,比如鐵鋁酸鹽水泥、替代燃料標準,還有墻材、水泥制品的碳核查核算標準,關鍵還有建材產品的減碳量評估方法,這是一個國家標準。實現碳中和一定缺不了減碳的技術手段。 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委共同發布的《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行業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發布碳足跡團體標準推薦清單,對實施基礎好的團體標準采信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工信部已經對我們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節能司也已經下達了今年要重點開展水泥、玻璃、陶瓷等17項碳足跡團體標準的編制任務。 除了以上工作,我們還在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標準化研究工作。希望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建材行業標準化工作,大家共同用標準手段助力行業的綠色低碳智能轉型。 ◎中國環境報:在推進“六零”工廠建設方面,有哪些路徑措施來實現這一遠大目標?目前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 ◎石紅衛(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科技總監、副秘書長):聯合會從產業政策、科技攻關、標準提升、行業智庫專家委、國際交流、科普宣傳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六零”工廠建設。 比如,聯合會從產業政策導向方面積極入手。加強與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科技部、國資委的溝通匯報,介紹建材“六零”工廠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和采納,“六零”工廠建設也進入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這對于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我們積極推進水泥等建材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因為碳市場是一種能利用市場機制形成節能、降耗、增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市場化渠道促進企業低碳零碳技術的使用,助力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再想重點介紹的是,科技創新是實現“六零”工廠重要的路徑和措施。我們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示精神,主動創新建材科技攻關模式和組織形式,率先以“揭榜掛帥”和“賽馬”的形式組織科技創新攻關。我們從實現難度大、代表性強、示范作用大的產業,組織行業內外單位圍繞顛覆性、創新性的綠色低碳關鍵技術開展系統攻關。同時調動聯合會科技成果評價、建材科技獎評審、國家獎提名、杰出工程師推薦等一切資源,最大限度優先激勵支持“六零”工廠建設。 目前,“六零”工廠建設中所涉及的綠色低碳技術攻關進展方面,部分單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如天津水泥院、青州中聯牽頭建成當前全球水泥領域首個、最大的全氧燃燒耦合碳捕集攻關項目,二氧化碳捕集濃度、捕集能耗等指標已初步達到預期攻關目標;冀東水泥銅川圍繞“零員工”攻關,在萬噸級水泥生產線的數智化集成應用水平已達國際領先,實現無人機巡檢、設備遠程巡檢與智能運維、全自動存取樣;華新重慶地維“零化石燃料”示范工廠的攻關已穩定實現燃煤替代率60%以上;濟寧海螺水泥實現水泥生產用電的綠色低碳電力占比已超過全年用電量的76%;蒙娜麗莎已初步建成陶瓷“零廢棄物”示范線;天津水泥院、東華水泥、秦皇島院等單位圍繞氫能生產水泥、玻璃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我認為,這些技術成果若得以推廣應用,將形成一批批“六零”示范工廠,勢必推動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站注明“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文本、圖片、LOGO、創意等版權歸屬中國建材信息總網,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無意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與本網聯系,本網經核實后可立即將其撤除。 |